澄明之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红书daho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文: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在中医理论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指的是外感热病,多由外感风寒之邪所致,症状复杂多变。而这里提到的“汗出而渴”与“不渴”,则是辨别病证虚实、津液盈亏的重要指征。
对于“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这一句,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伤寒病程中,若患者出现汗出且口渴的症状,这往往提示体内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同时津液有所损伤。五苓散,作为一张经典的利水渗湿方,通过健脾利水、温阳化气的作用,既能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又能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从而缓解口渴,调和体内水液平衡。
至于“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则是针对伤寒过程中,患者虽汗出但不口渴的情况。这通常意味着体内水湿停留较重,但津液未伤或伤及较轻。茯苓甘草汤,以茯苓健脾利湿为主,辅以甘草调和药性,生姜温胃散水,桂枝温阳化气,整体方义侧重于温中化饮,利水而不伤津,适用于水湿内停而无明显津液亏损之证。
综上所述,这段论述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灵活选用不同的方剂,以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患者的体质、病程长短、舌苔脉象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方能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茯苓甘草汤方
原文:茯苓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茯苓: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它常被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