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广州文物调查从鲁迅纪念馆开始 (第1/2页)

我在北大学考古 莫鞑 加书签

莫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红书daho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亦在省博实习的第二周,除了刷论文之外,开始了实地调查。

因为条件有限,这种调查只局限于广州,甚至不是田野调查,而是做现存文物的调查。

其实文物调查,也是考古人员的基础工作。

田野发掘条件有限,但田野调查却容易的多。

当年,梁思永回国,加入史语所之后,作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参与田野调查,当年他得知中东铁路俄籍雇员在昂昂溪附近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后,就带着助手前往调查发掘昂昂溪遗址。

大部分的遗址发现,都是从田野调查开始的。

比如某某地出土一些文物,大部分都是被当地农民用锄头发出来的瓶瓶罐罐,被发现之后,考古人员才会去作田野调查。

如果条件允许就作考古发掘,如果不合适,就先留着。

就好像梁思永发掘完昂昂溪遗址,还去了西北兜了一圈,在天山上发现了查不干庙遗址,在林西发现林西、双井、陈家营子等遗址,甚至在赤峰东北发现了赤峰遗址。

也因为赤峰遗址的出现,让赤峰学院多了一个文博硕士点。

当年,苏亦文博考研的时候,就遇到不少人拿这个学院来刷学历。

嗯,这是后话。

苏亦广州文物调查的第一站,省博。

没有错,就是在省博里面溜达。

因为,现在的省博馆址还是挺有历史渊源的。

这里当年就是广东贡院,也曾经是kmt一大旧址。

其意义有点像嘉兴的南湖红船。

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中大的旧址。

比石牌校区还要早的老旧址。

而后世的中大康乐园,则是原来的岭南大学的校址,就跟北大差不多,燕园也是燕大的校址。

其实,鲁迅纪念馆是建立在红楼之上,也就是当年贡院的明远楼。

除此之外,还有钟楼,这个是1905年建立起来的。

钟楼原是中山大学校本部办公楼,而这里之所以被修建成鲁迅纪念馆也是有原因的。

当年,鲁迅从厦大到中大担任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先在钟楼居住,后迁至白云路白云楼。

实际上,鲁迅在广州待的时间也不算太长,不到一年,也就只有八个月。

然而,这个时间,却高产似母猪。

后来,大众熟知的《野草》、《朝花夕拾》都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作品,都被放在纪念馆陈列。

这也是为什么,这里会被修缮成为鲁迅纪念馆的缘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我在北大学考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红书只为原作者莫鞑的小说《我在北大学考古》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鞑并收藏《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章节。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关于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这个世界上的规则,都是强者施加于弱者。真正的强者,是改变规则,让规则适用于我!情场如棋,官场如棋,人生如棋,当落子无悔,当做执子者,当有胜天半子之心!!!

凉州七里1 连载 380万字

满级老祖在人间
满级老祖在人间

江俢篁闭关千年,醒来发现偌大一个宗门只剩下一根看上去不太聪明的独苗苗,和一页纸张泛黄的《告师书》。撇开傻乎乎的徒孙不谈,《告师书》上言辞恳切,一句“不入凡间,何以成仙”让他不得不思考人生。痛定思痛,他决心入世。再后来,江俢篁觉得,这倒霉的人世,不入也罢!

1号月轮 连载 22万字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关于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县政府公务员杨鸣讲了真话,被贬至乡镇政府,处处被歧视,处处被打压。无意救了美女,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叁叁伍伍 连载 729万字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绑定养老系统,体验票证生活,艰难岁月也能从容幸福。全部原创剧情,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家庭,穿越同样的火红年代。

暗石 连载 306万字

双穿年代
双穿年代

这是一本从现代到年代互穿的故事。有《四合院》背景,但几乎没有戾气。主打轻松、生活和年代感。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中帝人 连载 28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红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红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23 04: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