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

汉末皇戚 泉释一切 加书签

西征文武军将多有凉州人或任职凉州的经历,他们与敦煌郡的凉州官吏多数还是旧识,所以双方倒没有太过注重礼节,互相打过招呼后,便随凉州官吏,入敦煌县参加臧旻和马腾举报的接风宴了。

酒足饭饱后,众人休息两日,直到第三日,作为西征主将的伏德,才率领西征将领,并臧旻、马腾二人,去城外的军营,看一下大军会合后的第一次阅兵。

自前汉世宗孝武皇帝时,为了控制西域,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正式设立敦煌郡后,敦煌郡就成为了大汉通往西域的必经要地。

本朝学者应邵有言,“敦,大也。煌,盛也。”两者合一,字意说的当然不是说敦煌郡广阔繁荣,毕竟边塞苦寒之地,这种地方能好到哪里去?而“敦煌”的真正意思,却是说从这里到西域的路,广阔而繁荣,只可惜,自西域阻绝,丝绸之路隔断,原本广阔繁荣的道路,连同敦煌一起,渐渐凋敝了。

敦煌地处大汉西陲,虽然为边地通往西域之要地,但因人口少,所以城池也比不得中原大城,自然是容纳不了伏泉这些年抽调来的各地精骑。

当初,在马腾上任之前,前任的敦煌郡守可是愁死了,盖因伏泉为了准备建设敦煌,保证通往西域之路无后顾之忧,不仅仅是驻军运兵至此,还有大规模移民,实行屯田的准备。

若是前者还好说,虽然敦煌郡人少城小,但并不代表它的辖地小,前任太守选了一处敦煌城外的不利于耕作的盐碱之地,派人重新造了处规模极大的军营便让兵卒休整驻兵了。

然而后者,却是差点要了前任敦煌太守的命,毕竟,本来敦煌郡一郡之地,伏泉没有彻底灭亡凉州羌族之人时,在册的汉人也就只有数万人不到而已。

可以说这敦煌郡人口甚至连大汉中原的一个富庶县都不如,这也导致敦煌郡因为人少,每数年才会得到一个孝廉名额。

不过,自从伏泉平定凉州,诸羌人都被他易俗改姓,编户齐民后,敦煌郡一下子就有了十多万人口,可谓是人口暴涨。

而人口暴涨的后果,就必然是郡内各地城池当初建得小了,里面的住宅不够分,前任太守可是废了好大的辛苦,这才勉强让各编户之民,在各地有房屋可住,不生乱子。

其中,也得好像敦煌郡本地豪强,没有在各县城内广置宅邸的缘故,这倒不是说敦煌城荒凉,只是因为住在城内,对于那些豪强之人来说,县城内有大宅临时住便可,他们的根基还是在城外的自建坞堡。

毕竟,自本朝立国以来,凉州经历四次羌人叛乱,可谓是百年都在乱,而每次叛乱,羌人必定攻城,这些豪强若是住在县城里,恐怕积攒的实力,也早就耗光了。

特别是敦煌郡内,这些靠近边地的豪族,时常要和羌人以及边地其他胡人打交道,时不时互相攻伐,又或者和睦贸易,而且自建坞堡,又能不受限制的开垦良田,招募门客私兵,自然这样边地豪族不会在县城内多置宅院的,当然是方便了前任太守移民的布置。

只是,对伏泉而言,作为西域咽喉之地,敦煌郡十万人口,明显每年府库的收入及能出动的民夫数量,也不够伏泉所派出的三万骑兵,一路上的粮草军械的运输和消耗。

当然,府库收入不足,伏泉可以从凉州其余地方,以及富庶的三辅之地运来,可是民夫不足,就不能强征其他郡县民夫帮助了。

三万骑兵,就算是已经明确了以战养战的目标,但也需要民夫搬运护送不是,而且骑兵的刀剑箭矢这些兵械,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民夫护送。而三万骑兵,如果还需要征召辅助的地方兵随从的话,那起码还要有数万人的男丁帮助大军。

很明显,以那时敦煌郡才十万的人口,肯定无法完成这西征军的后勤任务,所以,在伏泉大力削弱世族豪强后,就把那些因为袁绍谋逆,从而导致家族下狱的人,以各种理由,将他们全部迁徙到敦煌,以军管方式,实行屯田。

虽然,迁徙到敦煌郡的世族豪强族人,其实一共也就几千人而已,但是这并不代表敦煌郡人口增长不慢,因为就是这波移民,敦煌郡有史以来,第一次破天荒的在册人数突破了二十万人了,达到了二十三万之多。

可谓是直接吓掉了很多敦煌百姓的眼球,因为对于那些一辈子都没出过敦煌的汉家百姓而言,几十万汉人,确实是他们不敢想象的。

而敦煌郡人口这波长得快的原因,自然是这些被伏泉强行迁徙的世族豪强,他们将原本所在郡县的私兵佃户等,不需要朝廷动员,自己能带来的都带来了。

终究,伏泉实行的不是灭族政策,他们知道去了边塞家族一定很苦,但并不代表他们会就此没落,只要有人有地,再有这些世族豪强传承的儒学经书,他们就一定可以再起,自然的,土地带不走,但原本属于他们的人,都是花了最大代价的诱导带走。

也正是这样,有着两波移民的加持,在前任太守的努力下,敦煌郡方才有了大郡崛起的感觉,而因为这中大跃进式的治民之功,伏泉再用马腾代替那前任太守后前,也是将他调入京师,任为九卿大司农,以示对其苦劳嘉奖。

敦煌县城外的军营,离县城极远,有些不符合汉代正常的布营规矩,却是因为前任太守,不忍心对城池附近可以耕作的土地,多加破坏所致。毕竟,敦煌自古风沙多,能够耕作的土地本来就少,自然要多加珍惜。

伏德等中原将领也是第一次来敦煌,知道缘由后,也未有不满,只当是散心,便一路骑马慢行而去。

一路之上,但见不少田野,所种庄稼都已经冒出了不少头,看这长势,虽不及中原粮食饱满,但对于边塞苦寒地而言,却是不错了。

“马敦煌,沿路庄稼长势喜人,看来,今岁出塞,真好兆头也!”伏德大声笑道,毕竟,纵观两汉,前汉用兵西域,常为后勤所累,而后汉却只以精兵为主出塞,兵员至多数千人,虽然有国内各种原因,但最大的原因便是后勤问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在北宋当陪房》【笔趣帝】【笔迷阁】《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从盒而来》《买活》【废柴流小说】《娱乐春秋》《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落崖三载后

大红书【dahongshu.cc】第一时间更新《汉末皇戚》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汉末皇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红书只为原作者泉释一切的小说《汉末皇戚》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泉释一切并收藏《汉末皇戚》最新章节。
谁让他玩游戏王的!
谁让他玩游戏王的!

“游玄先生,有很多人都认为,决斗界如今环境愈发阴间,重坑自闭主流盛行,都是作为新一代决斗王的您带歪的风气。对这个说法您怎么看?”有记者在采访时问道。“毁谤啊!纯熟毁谤!”游玄对这种说法表示很愤怒。“凭什么说是我带歪的?”“决斗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名称被占用 连载 258万字

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风月 连载 94万字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简介:一觉醒来,孟箬发现自己穿书了。身为书中的作精女配,她会疯狂嫉妒女主,作天作地,下场凄惨。而书中女主,她的继妹郑婉,只需等着家里的安排,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嫁给一个老实好男人,过上......

荔枝雨 连载 27万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简介:殷莳的婚姻人人称羡——婆母是亲姑姑;丈夫是新科及第的探花郎:娘家富庶,夫家清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探花郎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小妾。岂不知,当初准备订亲时,探花......

袖侧 连载 42万字

志怪书
志怪书

松风吹断茶烟,白云堆里,神仙安眠。不觉梦起当年,村口树下,老人讲古,那些惊呆幼童的神仙鬼话、狐精山怪,不真也不幻,诡谲也浪漫,仍是觉得妙不可言。

金色茉莉花 连载 202万字

大马主
大马主

平凡的毕业生伏骏,突然拥有真正马语者的能力,能和马匹交流,便利用他所学的运动马专业的知识,从马术俱乐部的一名普通马医做起,一步一步成为大马主……

泉释一切 言情 连载

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努尔哈赤:若有八大恨,必张廷玉也!东林党人:祸国者,必张氏外戚尔,大明养士三百年,朝廷重用张璟,有违祖制,吾等国朝忠臣,必清君侧除之!天启帝:张廷玉,国之肱骨,大明重器也!

泉释一切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红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红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3-07 0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