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别点,改错字
余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红书dahong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拍《我为歌狂》,德音每天都会被台词雷的神魂俱震,席远完全没演戏经验,每天都在疯狂笑场。
这部剧主攻的就是青少年市场,剧组规矩也说不上严格,时常有媒体和官方组织的粉丝探班活动。
那种在中小学周围的书店书摊上卖的很好的小开本八卦杂志,几乎期期都能看到德音和冰河纪乐队,翻页就是时下偶像和韩流明星。
让德音有些尴尬的是,被组织来看她的粉丝,大半是歌迷,小半是电视剧迷,看过《林徽因》的甚少。
只有在几个电影论坛上,德音才能找到自己的影迷,她拍了两部电影,《小武》和《林徽因》,前者让她跳出北方小城,后者给了她内地奖项上的大满贯影后,可相对于庞大的国家人口来看,观者寥寥。
《海上花》品质上讲,要好过之前在港岛拍的几部商业电影,但是日后群体记忆中的江德音,大概还是电视剧和商业电影里的她。
这大概是很多演员的无奈吧,被最多人喜欢的,并不是那个最好的,在影像中使劲琢磨,千锤百炼出来的角色。
也许,隔着现实和种种偏差意外,能够真的与你默契相通的陌生人,永远都是少数派。
这样,在某种意义上讲,才是正常且合理的。
在京城拍戏最舒服,德音还能吩咐生活助理天天买菜,她回家能自己做口热饭吃。
下了戏当然很累,可德音不喜欢请保姆,只有基本不照面的钟点工踩在德音的神经敏感线上。
房子太大了,即使再不喜欢有陌生人入侵生活空间,也需要在钟点工问题上妥协。
德音开车回家,心情很快乐。
席远送了她张车载cd碟,一个欧美小众乐队出的,女主唱声线温柔绵长,温暖动人。
秋天的京城很美,行道树唰唰地往地上飘叶子,赤金冷焰地坠了满地,车开得慢些,能听见车轮碾过叶子的声音。
哔哔啵啵,完全可以想象叶子被碾碎的奇异快感,北方空气干燥,金黄色落叶中的水分被蒸发掉,碎裂的声音干脆利落。
加上秋天傍晚晴朗的感觉,光线通透,天蓝起来有种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些东西的组合,反倒让人没了感伤,一颗心透亮明丽起来。
冰箱里应该有昨天送来的羊腿,今天买的新鲜水果和菜蔬,面粉也是夏麦新磨,不吃面条简直对不起期待已久的胃。
在地下车库停好车,德音坐电梯上八楼。
进门一看,沙发上坐着人。
谢修齐坐在那里吸烟,最近经常被德音用的宝蓝色小烟缸里,已经放满了烟蒂。
他眉头深蹙,脸上居然有了沧桑颜色,整个人看着比实际年龄要老成。
大概是在公司开完会,或者和别人商量完事情就过来了,西服还没换,有些皱巴巴的,衬衣领口的扣子被胡乱解开,颇有几分潦倒。
那衬衫是她买的,在港岛玛德商场,德音发现她的注意力好像总关注一些奇怪的事。
见德音进来,谢修齐把抽了一半的烟摁灭,而后松松垮垮地躺倒在沙发背上,声音沙哑道:“德音,我饿了。”
两个月没见,面对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了讨食吃。
德音先自己换了家居服和拖鞋,又推着谢修齐去洗澡换衣服。
把人送进浴室,先开水,接着拿茶叶泡茶。
德音知道谢修齐为什么来,具体为什么烦恼她不知道,可一旦觉得累了,烦了,谢修齐指定来找她。
因为他没有备选,认识的女性里,除了德音,没有哪个人是在用年长女性的方式对待他,像姐姐,甚至妈妈。
那种松弛的状态,无奈的包容,以及安静的温柔。
谢修齐在他母亲去世之后,就处于对这些的无限渴求与匮乏之中,可靠稳重的外公不能给他,平庸且不忠的父亲,更不能给他。
这些谢修齐也许不明白,可德音知道。
在她心里,谢修齐就是幼稚的小孩,说起心里年龄,她长他十几岁,不可能真的用他同龄人的态度和谢修齐相处。
这也是德音的心机,如果她看不开些,凭对谢修齐心理的把握,她不见得会输给顾湘。
可她不愿意,这些,有什么好争的。
很长时间里,德音都不屑去争,即使觉得谢修齐人其实还好,心里既觉得他是情人又拿他当半个弟弟,可情分不够,不足以让她愿意去争。
从冰箱里拿了羊腿出来,用刀切肉块。
这是德音厨艺的最高水平了,把肉完整地从羊腿骨上剥离下来。
还是在做供销社售货员那段时间,跟大姑学的。
祖传羊肉刀削面,削面手艺也是跟大姑学的。
羊肉处理好后,拿出高压锅,连骨头都扔进去炖,配料也简单,葱姜八角茴香和几种香料碎片……
炖着炖着,香味就冒了出来,以厨房为中心蔓延开来。
谢修齐穿着棉布睡衣在客厅看书,馋虫被勾了起来,拿着书进了厨房。
“什么时候能好?”
,香料掩盖了羊肉的腥臊,只剩下熟肉的汤汁香味,随着高压锅的气缭绕向上,飘进人的鼻子里,十分勾人食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娱乐圈)似是故人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红书只为原作者余芒的小说《(娱乐圈)似是故人来》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芒并收藏《(娱乐圈)似是故人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