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镇 (第1/2页)
布袋镇位于台湾嘉义县西南沿海,位处嘉南平原之上,地势低平,系由八掌溪多次冲积而成。
此处时候湿热,季风时候带来丰沛的降水,居民多以渔业为生。
布袋镇旧名“布袋嘴”,其由来与布袋港的地形有关,由于布袋港突出于潟湖之间,商船出入彷佛由布袋口进出,因而得名;盛产鲜蚝。
这些关于布袋镇的介绍,皆来自德音手上的一本小册子,旅游简介书。
侯导对整个台湾的地理知道很多,在一旁给德音辅助介绍。
“布袋镇往昔称“布大瑞”讹传为“布袋嘴”,有骚人墨客称之为“岱江”。
日据时地方士绅以取七福神之布袋和尚雅号,以布袋延用至今。”
,这些是掌故,侯导说起来头头是道。
开车的司机是本地人。插话道“布袋还有个别称叫蚊港,蚊子的蚊,因为港边蚊虫多肆虐,六月风平浪静,海风息下去的时候,蚊灾最为剧烈,叮在人身上好大的包喽。”
德音庆幸现在是秋天,躲过一劫。
侯导见她这个样子,无情地打击道“电影要拍很久,重头戏多在夏天,你躲不过的,不如多买点驱蚊的香和风油精来备着。”
这次去布袋镇,男主演没有随行,因为他被监制带去了澎湖,男主角大信在那个地方服兵役,布袋镇之于大信,是只来过几次的异乡,这种感觉要保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演员也维持观光探亲的心态,不演就不必过来了。
电影集资四千万,嘉映是主要投资方之一,不然德音也不一定能拿到女主。
她不是台湾本土的女演员,演之前还在特地在取景地培养感觉才成。
可话又说回来,在台北长大的女明星们,和德音,半斤对八两,说不得演技还没德音好。
文艺片,四千万的投资,尽够了。
所以侯导才能用这种奢侈的方式拍电影,给港岛商业导演四十天,电影完全拍的完,没准赶着档期,很快就上映了。
《海上花》筹备时间虽然长,可拍的也快,不到两个月。
大都是室内取景,整部影片全部由丧心病狂长镜头组成,快三个小时下来,一共只有四十七个镜头。
观众说看侯导的电影能看睡过去,真不是在瞎说。
而现在要拍的电影,侯导计划拍八个月。
为什么要拍八个月?
“因为我要拍布袋镇和台北春秋冬夏,饮食节令,雷雨天晴……等风等雨等花开,这些是电影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小说写爱情,电影里,爱情不重要。”
,侯导如是答。
他很真诚,德音听来觉得很好,她喜欢这样的导演。
但是嘉映的大老板邓楚明觉得这简直就是神经病,因为主创的逻辑和投资方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娱乐圈)似是故人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红书只为原作者余芒的小说《(娱乐圈)似是故人来》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芒并收藏《(娱乐圈)似是故人来》最新章节。